在了解 Web3 行业 “技术深耕、合规落地” 的主流趋势后,“鲲鹏 Web3 创始人是谁” 的问题背后,实则隐藏着 “同名主体混淆” 的行业乱象 —— 搜索结果显示,名为 “鲲鹏 Web3” 的主体既包含涉嫌诈骗的虚拟币项目,也有正规技术工作室,需通过拆解关联信息、对比合规特征,才能明确其真实创始人与项目本质,避免陷入认知误区。
首先需警惕的是涉嫌传销诈骗的 “鲲鹏 Web3” 项目,其所谓 “创始人” 身份模糊,本质是匿名操盘的资金盘套路。该项目以 “鲲鹏 Web3.0 虚拟币 ROC” 为噱头,宣称 “日赚 8%”“质押生息”,但经警方调查,其前身 CNCC 项目已被列为诈骗平台,崩盘后强行将用户资产平移至 “鲲鹏链”,导致币价断崖式暴跌。这类项目的典型特征是 “创始人身份隐匿”—— 既未公开运营主体,也无真实人员信息披露,仅靠虚假宣传吸引用户充值 USDT,其 “拉人头返利” 模式完全符合传销定罪特征。对比蚂蚁数科 “智能代理合约” 由 CTO 闫莺公开宣讲的合规实践,此类 “匿名创始人” 项目恰恰是 Web3 行业需警惕的骗局标杆。
从工商登记信息看,正规 “鲲鹏” 系 Web3 相关主体的创始人信息明确可查,但需区分 “同名不同主体”。武汉市洪山区鲲鹏网络技术工作室是 2025 年 6 月成立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为贺子昆,注册资本 3 万元,经营范围涵盖网络技术服务、区块链相关技术推广,从资质看属于小型技术服务主体,暂未公开具体 Web3 项目成果。另一主体湛江市鲲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李玉玲于 2025 年 5 月创立,注册资本 50 万元,聚焦科技推广服务,但未披露与 “鲲鹏 Web3” 公链宣传相关的业务关联。此外,济南鲲鹏软件有限公司虽成立于 2013 年,法定代表人为王秀凯,涉足区块链技术服务,但核心业务偏向传统软件开发,与近期炒作的 “鲲鹏 Web3 生态公链” 无直接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平台刻意混淆 “鲲鹏 Web3” 概念,用正规主体信息包装诈骗项目。例如某网站宣传 “鲲鹏 Web3 生态公链” 采用 DPoS 共识机制、支持多领域 DApp 部署,但未提及任何创始人或运营团队信息,仅泛泛强调 “生态合作”。这种 “技术包装 + 信息模糊” 的手法,与诈骗项目 “用高大上概念掩盖真实目的” 的套路高度一致 —— 正规 Web3 项目如香港合规稳定币平台,必然公开创始人背景与监管备案信息,而 “鲲鹏 Web3” 公链宣传中恰恰缺失这些核心要素。
对比 Web3 行业的合规标杆,更能清晰识别 “鲲鹏 Web3” 的主体乱象。蚂蚁数科 “智能代理合约” 由明确的技术负责人闫莺牵头,香港 RWA 项目有清晰的机构背书,这些项目的创始人与团队信息均公开可查,且业务紧扣 “实体赋能” 逻辑。而诈骗类 “鲲鹏 Web3” 项目既无真实创始人,也无实体应用场景,仅靠 “虚拟币暴富” 噱头吸引用户,完全背离行业主流趋势。
综上,“鲲鹏 Web3 创始人是谁” 的答案需分情况界定:涉嫌诈骗的虚拟币项目无真实创始人,仅为匿名操盘的骗局;正规 “鲲鹏” 系技术工作室创始人可通过工商信息查询(如贺子昆、李玉玲),但暂未形成有影响力的 Web3 成果。面对此类问题,需延续 “查主体、看备案、辨场景” 的判断逻辑 —— 凡创始人信息模糊、宣传高收益、无实体应用的项目,均可能是诈骗陷阱,这与 Web3 行业 “合规先行、技术落地” 的核心认知一脉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