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B 是什么币” 的疑问,折射出虚拟货币诈骗中 “代码包装” 的典型套路。结合监管政策与 2025 年诈骗案例可知:“ZHB” 并非某一合规数字资产的标准代码,而是诈骗分子为规避监管创造的模糊标识,或指向仿冒 “中币” 的空气币,或包装成 “环保币”“互助币” 等传销载体,其本质是服务于非法敛财的工具,接触即面临资产清零与法律追责风险。
一、代码真相:无合规真身,全系诈骗包装
“ZHB” 作为货币代码无任何官方认证依据,当前网络上的相关宣传均属非法包装。最常见的套路是仿冒知名平台:借 “中币(ZB)交易所” 曾用名 “CHBTC” 的认知混淆,将 “ZHB” 包装成 “中币官方分叉币”,宣称 “持有即享分红”,实则与 2022 年已暂停境内服务的中币平台无任何关联。这类仿冒操作与 “Crypto 官网” 的钓鱼套路如出一辙,利用用户对行业代码的认知盲区实施诱导。
更隐蔽的是概念炒作包装:将 “ZHB” 解读为 “环保币”“互助币” 等,声称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绿色金融”,实则复刻 “传销 + 非法集资” 模式。2025 年湖北通报的非法金融案例中,就有团伙以 “ZHB 环保数字资产” 为名,要求缴纳入门费发展下线,涉案金额超 800 万元,其运作逻辑与此前曝光的 “找币 app” 拉人头返利套路完全一致。
二、ZHB 的三类典型诈骗陷阱
围绕 “ZHB” 的诈骗已形成成熟产业链,2025 年多起案例揭示其核心套路。一是虚假平台陷阱:搭建域名含 “zhb-official” 的仿冒官网,宣称 “ZHB 与 USDT 锚定,稳赚不赔”,诱导用户下载非法交易 app。浙江金华高女士曾因类似套路被骗 20 万元 ——app 内显示 ZHB 资产增值,实则后台可随意篡改数据,大额投入后立即无法提现。
二是拉人头传销陷阱:以 “ZHB 生态合伙人” 名义发展下线,承诺 “直推 3 人返 10% ZHB”“团队达标赠矿机”,本质是利用新加入者的资金支付旧投资者的 “收益”。这类模式与 “找币 app” 的连环诈骗逻辑相通,当新增用户不足时,平台便会以 “系统维护” 为由关停,卷款跑路。
三是虚假合规包装陷阱:诈骗分子伪造 “ZHB 获央行区块链备案”“与地方政府合作” 等文件,甚至将 “ZHB” 与 “人民币拼音首字母” 强行关联,谎称 “官方数字货币测试币”。但对照央行 2021 年公告可知,我国从未发行任何虚拟货币,所有此类宣称均属造假,与 “找币官网” 伪造支付机构合作证明的套路高度重合。
三、接触 ZHB 的双重致命风险
无论 “ZHB” 以何种形式出现,接触相关业务均面临不可控风险。资产安全层面,其价格完全由诈骗团伙后台操纵,所谓 “增值” 不过是诱骗追加投入的假象。2025 年某 “ZHB 交易平台” 突然关停,导致全国超 150 名用户损失合计 600 余万元,因平台服务器架设在境外,用户维权无门,这与 “找币平台” 跑路的结局如出一辙。
法律层面的风险更为明确。我国十部门公告早已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交易合同无效。广州某用户因出售 “ZHB” 接收涉诈资金,银行卡被冻结超 6 个月,资产无法解冻;而参与 “ZHB” 传销拉人头的用户,更可能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面临刑事处罚,这与此前虚拟货币相关犯罪案例的追责标准一致。
四、本质认知:代码骗局的核心逻辑
“ZHB 是什么币” 的答案,本质是虚拟货币诈骗的 “代码游戏”—— 利用字母组合的模糊性,嫁接仿冒概念或虚假政策,精准击中用户 “寻找冷门高收益资产” 的心理。从 “Crypto” 到 “找币”,再到 “ZHB”,诈骗分子不断翻新术语,但 “借虚拟货币收割” 的本质从未改变。
ZHB 是合法货币吗?答案清晰且明确:境内不存在任何合规的 “ZHB” 货币,所有相关交易、投资均属非法。对用户而言,需牢记核心底线:凡无官方背书、以 “高收益”“区块链” 为噱头的字母代码货币,都是诈骗陷阱。远离 “ZHB” 相关的一切宣传与交易,选择正规金融渠道,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