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虚拟币 ETHs” 的搜索行为,看似是查询新兴代币信息,实则已踏入 “碰瓷知名项目” 的诈骗陷阱。结合十部委监管政策、以太坊基金会声明及虚拟货币诈骗案例可知:所谓 “虚拟币 ETHs” 全系借以太坊(ETH)名号编造的空气币骗局,与以太坊生态无任何关联,此类代币本质是诈骗分子敛财的工具,轻信者终将面临资产清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危机。
一、核心真相:碰瓷以太坊造假象,非法属性是本质
ETHs 与以太坊的关联纯属诈骗话术,二者无任何技术或项目层面的联系。从项目背景看,以太坊基金会早在 2022 年就明确淘汰 “以太坊 2.0” 说法,统一称为 “共识层”,且从未发行过名为 “ETHs” 的代币。所谓 “ETHs 是以太坊分叉币”“升级空投代币” 的宣传,与此前 “Pi 币关联比特币” 的碰瓷套路如出一辙,本质是利用投资者对知名项目的信任制造虚假价值预期。
更关键的是,ETHs 相关交易均属非法。我国十部委明确虚拟货币交易为非法金融活动,而 ETHs 既无底层技术支撑,也无实际应用场景,完全符合 “空气币” 的特征。这类代币与印尼 “Ethis Finance” 虚假 APP 的诈骗逻辑高度相似 —— 均通过模仿正规项目名称混淆视听,实则从事非法敛财活动。
二、ETHs 骗局的三重收割套路
ETHs 的诈骗链条已形成成熟模式,每一步均针对投资者心理设局。第一步是碰瓷造势建信任:诈骗团伙在百度等平台散布 “ETHs 是以太坊官方衍生币” 的虚假信息,伪造与以太坊基金会的合作协议,甚至 P 图生成 “交易所上线公告”,与 Deepcoin 交易所 “买榜造假” 的包装手法如出一辙。
第二步是空投引流套信息:以 “以太坊老用户免费领取 ETHs” 为诱饵,引导用户点击钓鱼链接,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及钱包私钥。这与 Uniswap 仿冒网站通过虚假谷歌广告骗取用户签名的诈骗手法同源,最终要么窃取用户资产,要么将信息用于后续精准诈骗。
第三步是拉盘砸盘割本金:待大量用户入金后,诈骗团伙通过虚假交易拉涨 ETHs 价格,诱导投资者追加资金,随后集中抛售离场。这种 “造势 — 砸盘” 套路与 Coinbase 平台上的市场操纵行为本质一致,而 ETHs 因无真实流通价值,崩盘后直接归零,资金经地下钱庄转移后追回率不足 10%。
三、参与交易的必然风险:资产与法律双重失守
参与 ETHs 交易的风险已被政策与案例反复印证。财产安全层面,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正如 “Ethis Finance” 骗局中,受害者转账的高额资金无法追回。ETHs 投资者即便未遭遇直接诈骗,也会因代币崩盘血本无归,这与 Bybit 被盗案中用户资产瞬间蒸发的结局类似。
法律风险更不容忽视:推广 ETHs 并发展下线的人员,已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普通用户若提供身份信息参与交易,可能沦为洗钱帮凶,正如 Coinbase 泄密案中,用户信息泄露后被用于非法资金转移。即便仅参与空投领取,若因泄露私钥导致他人资产损失,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百度查询 ETHs 后该参与吗?监管政策与诈骗案例早已给出答案:这是一场借知名项目包装的非法骗局。对普通用户而言,需摒弃 “新币暴富” 的幻想,牢记 “虚拟货币交易均属非法” 的底线,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代币真伪,发现碰瓷知名项目的代币立即报警,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