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 币的创始人争议,以核心人物 Calvin Ng 的身份造假与市场操纵为核心,成为加密市场 “包装骗局” 的典型案例。与 Worldcoin 由山姆・奥特曼公开背书的模式不同,OM 币创始人团队从身份塑造到项目运作,始终贯穿欺骗性,其历史评价早已与 “造假”“收割” 深度绑定。
创始人 Calvin Ng 的公开简介实为精心编造的谎言。据网易新闻爆料,其自称马来西亚籍连续创业者,曾任中信泰富、中信 1616 副总裁,还管理着 2 亿美元规模的区块链基金 PlutusVC。但经媒体核查,这些履历全为虚构,其真实背景是线上博彩网站 21Pink 的创始人,与合规金融领域毫无关联。更值得警惕的是,其主导的 MantraDAO 团队(OM 币所属项目)与 2018 年归零的 Penta 项目套路高度一致,均以 “海外团队 + 波卡生态” 为噱头,实质通过国人地推模式收割投资者。这种 “博彩背景包装金融精英” 的操作,与鄂州法院审结的虚拟货币诈骗案中 “伪造团队资历” 的手法如出一辙。
从历史评价看,Calvin Ng 及其团队的核心标签是 “操纵市场与信用崩塌”。2025 年 4 月 14 日,OM 币上演 “市值前 25 币种暴跌 95%” 的闹剧:Binance 永续合约上的巨量空单率先引爆抛售,随后 OKX 出现匿名鲸鱼集中砸盘,单笔 200 万个 OM 的限价卖单将价格钉死长达一分钟。链上溯源显示,崩盘前六天开始解锁质押代币的钱包,最终指向与 OKX 存款账户关联的地址,暴露团队或关联方提前撤离的操纵痕迹。这场暴跌导致全球投资者单日损失超百亿美元,而 Calvin Ng 及其团队始终回避回应,与 FTX 爆雷后创始人山姆・班克曼 - 弗里德虽跑路仍被追责形成鲜明反差。
更恶劣的是,团队成员的 “诈骗前科” 早已预示项目结局。MantraDAO 的 CEO John Patrick Mullin 被曝曾是小蚁币软文写手,还参与过归零币 TIO 和跑路交易所 Trade.io 的运作。这种 “劣迹团队重组再收割” 的模式,使得 OM 币从诞生起就自带诈骗基因 —— 所谓 “跨链生态”“去中心化自治” 均为营销话术,白皮书多处抄袭 2018 年跑路项目,核心技术从未落地。
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OM 币创始人的造假史与操纵行为,更凸显其非法投机标的本质。与 LINK 币依托技术生态建立价值的路径不同,OM 币的存在只为收割:通过伪造身份骗取信任,靠控盘拉涨制造假象,最终以暴跌完成收割。历史已证明,这类由劣迹团队主导的代币,必然难逃 “暴涨后归零” 的结局。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精英团队” 的包装下往往藏着收割陷阱,远离此类代币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