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X 币最终会销毁到剩多少?销毁神话下的风险真相

 

“HTX 币最终会销毁到剩多少” 的追问,折射出投资者对 “通缩增值” 叙事的盲目迷信。据 HTX DAO 2025 年 10 月 14 日最新公告,第三季度已销毁 13.12 万亿枚 HTX 币,累计销毁总量达 85.88 万亿枚,价值超 1.63 亿美元。但细究销毁机制可见,HTX 币并无明确的 “最终剩余量” 目标,所谓 “持续销毁至稀缺” 实为营销话术,其本质与比特币、金鼠币等虚拟货币一样,缺乏真实价值支撑,暗藏炒作与诈骗风险。

先看销毁现状:无终点的 “动态通缩” 游戏。HTX 币的销毁规则核心是 “平台收入 50% 定向销毁”,既未设定总量上限,也未明确终止时间,剩余量完全取决于平台收入与销毁效率的动态平衡。从数据看,销毁规模虽持续增长 ——2025 年 Q3 销毁额较 2024 年 Q4 增长 20.3%,销毁效率从 0.78% 提升至 1.39%,但流通总量始终未公开披露,“累计销毁 85.88 万亿枚” 的数字更像模糊的营销噱头。这种 “只报销毁量、不报总量” 的操作,与比特币 “固定总量 2100 万枚” 的透明机制形成鲜明对比,却与金鼠币 “虚构稀缺性” 的炒作套路异曲同工。

再拆核心陷阱:“销毁增值” 叙事的误导性。市场炒作的 “销毁推高价格” 逻辑存在致命漏洞:其一,HTX 币销毁依赖平台收入,若交易量下滑或监管收紧,销毁规模随时可能萎缩,2025 年 Q1 销毁价值较 Q3 低 28.9% 的波动已印证这一点;其二,销毁并未改变其 “平台代币” 的附属属性,既无实际应用场景,也无技术创新支撑,与比特币 “无实际用途” 的本质一致;其三,巨鲸操控风险突出,链上数据显示,前 10 大地址持仓占比超 60%,即便持续销毁,仍可通过控盘制造虚假上涨,与比特币高位 “巨鲸套现” 的套路如出一辙。

借 “销毁话题” 的诈骗已同步滋生。诈骗分子复刻比特币高位骗局逻辑,在币圈社区 APP 伪造 “HTX 币将销毁至 10 万亿枚” 的虚假公告,截取 “季度销毁创新高” 的片段数据,鼓吹 “剩余量越少越值钱”,诱导用户在虚假平台充值追高。更隐蔽的是,部分骗子冒充 HTX DAO 工作人员,以 “提前参与销毁分红” 为诱饵,索要钱包私钥,与金鼠币 “早鸟优惠” 的诈骗手法本质相同。

参与交易仍面临三重致命风险。财产层面,HTX 币价格与销毁规模无必然关联,2025 年 Q3 销毁创新高期间,其价格反而下跌 12%,印证 “销毁≠增值”;法律层面,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活动,正如金鼠币投资者无法维权的案例所示,参与 HTX 币交易的损失需自行承担;平台风险更不容忽视,若 HTX 交易所因监管处罚倒闭,HTX 币将直接沦为废纸,与此前虚假交易平台跑路的结局一致。

综上,HTX 币不存在 “最终剩余量” 的标准答案,持续销毁仅是维持炒作热度的工具。切勿被 “销毁创新高”“通缩增值” 等话术迷惑,牢记虚拟货币的非法属性与投机本质,对任何借销毁话题诱导投资的行为坚决警惕,远离相关交易才是财产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