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承认 Pi 币?虚假宣传背后的骗局与风险

 

“联合国承认 Pi 币” 是近期在虚拟货币骗局中流传甚广的谣言,不少不法分子借此包装 Pi 币的 “合法性” 诱导投资者入场。但从联合国职能定位、Pi 币本质属性及我国监管政策来看,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实为掩盖诈骗本质的谎言。

首先,联合国的核心职能决定其绝无可能 “承认” 任何虚拟货币。作为国际政府间组织,联合国的金融相关工作聚焦于全球金融治理、反洗钱合作等宏观领域,从未涉及对特定虚拟货币的 “承认” 或背书。虚拟货币本质是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与联合国推动的主权货币体系、金融稳定目标无任何关联。截至目前,联合国官网及下属机构从未发布过任何关于 Pi 币的公告,所谓 “联合国认证文件” 均为不法分子利用图片编辑软件伪造的虚假材料,已被多地网警辟谣。

从 Pi 币自身来看,其 “被联合国承认” 的说法与项目本质严重矛盾。Pi 币自推出以来始终处于测试阶段,既无实际应用场景,也未上线合规交易平台,所谓 “价值” 仅存在于社区炒作中。更关键的是,我国监管部门早已明确 Pi 币属虚拟货币范畴,相关交易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2025 年 9 月曝光的案例显示,诈骗分子正是以 “联合国承认 Pi 币,即将对接银行兑换” 为噱头,诱导老年人签署质押协议参与交易,最终导致参与者血本无归。这种借助权威机构背书的宣传,本质是典型的诈骗手段。

司法实践与监管行动已多次戳破此类谎言。浦发银行珠海支行曾成功堵截一起 Pi 币诈骗案,骗子宣称 “Pi 币经联合国认可,可在银行质押变现”,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反诈案例展示,揭露了其骗取个人信息、诱导投资的骗局本质。我国央行等多部门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为其提供服务。即便在对加密货币监管相对宽松的美国,FDIC 仅允许银行开展合规加密资产业务,并未认可 Pi 币这类缺乏实际价值的代币。

综上,“联合国承认 Pi 币” 是彻头彻尾的虚假宣传,其目的是利用权威背书诱导公众参与非法交易。认清 Pi 币的虚拟货币本质与诈骗属性,远离相关宣传与交易,才是守护自身财产与法律安全的根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