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元宇宙最新政策:创新引导与风险防控的双重布局

 

国家对元宇宙的最新政策正构建起 “鼓励合规创新、严打非法炒作” 的清晰框架。2024 至 2025 年,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落地,从技术标准到监管执法,一系列政策举措既为元宇宙产业划定了发展赛道,也为 “街机元宇宙” 等骗局敲响了警钟,展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治理思路。

在产业引导层面,政策聚焦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打造合规发展路径。2025 年 3 月,工信部公示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明确加快研制术语、虚拟数字人编码等基础标准,以及 “元宇宙 + 工业”“元宇宙 + 文旅” 等行业应用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元宇宙产业从 “碎片化” 探索转向标准化发展。地方层面,上海提出 2025 年文旅元宇宙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打造 30 个以上虚实融合示范应用;福建将元宇宙纳入 “未来赛道” 前瞻布局;广西则推动工业元宇宙在产线、园区等场景的创新应用。这些政策均紧扣实体经济,与 “街机元宇宙” 等纯概念炒作形成鲜明对比。

技术扶持上,政策瞄准核心短板,强化底层能力建设。针对 VR/AR 设备、区块链、人工智能交互等核心技术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政策明确加大资金与人才投入,打通产学研用全流程。同时,在治理理念上提出 “平衡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既通过反垄断防范科技巨头形成 “技术利维坦”,又利用去中心化技术的优势赋能个体创新,避免 “一刀切” 禁令,为技术创新预留合规空间。

风险防控是政策重点,对非法炒作的打击力度持续升级。2025 年 “3・15” 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警示,对打着元宇宙旗号炒作 “边玩边赚”“NFT 高收益” 的行为,按非法集资、传销从严查处。这一政策直接剑指 “街机元宇宙” 等骗局:其要求充值购币解锁关卡、拉新拿分红的模式,已被纳入重点打击范围。法律层面,政策推动前瞻性立法,聚焦数字资产交易、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建立 “事前监管 — 事中规制 — 事后救济” 机制,上海青浦检察院对元宇宙传销案的公诉(涉案超千万元),正是政策落地的典型案例。

监管方式的创新让治理更具针对性。政策提出从事后监管转向事前介入,通过 “法律代码化” 将监管规则嵌入技术开发过程,从源头防范风险。同时,要求平台强化资质审核,规范数字藏品转卖等行为,并建立主管部门、行业自律、群众监督的协同机制,这使得 “街机元宇宙” 等伪造官网、私设下载渠道的行为无所遁形。

综上,国家对元宇宙的最新政策清晰划分了 “合规赛道” 与 “非法禁区”:鼓励技术创新与实体融合,严打概念炒作与金融诈骗。认清政策导向,远离 “高收益” 噱头,才能避免落入 “街机元宇宙” 之类的陷阱,把握元宇宙的真正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