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 钱包为何多出一些币?天降 “馅饼” 实为诈骗陷阱

 

打开 TP 钱包突然发现多出一些不明代币,不少用户会误以为是 “空投福利”,但检索警方通报与黑产案例发现,这些 “天降之币” 绝非意外惊喜。TP 钱包作为虚拟货币管理工具,其 “多币” 现象本质是诈骗分子的精准钓鱼手段,或是虚假资产的障眼法,背后暗藏私钥窃取、本金诈骗等致命风险,更需警惕的是,相关操作已涉及非法金融活动。

TP 钱包多出代币的核心原因有三类,每一类都指向明确的诈骗套路。最常见的是 **“空投钓鱼” 陷阱 **,这也是黑产最惯用的手段。不法分子通过链上数据抓取 TP 钱包地址,定向发放所谓 “空投糖果”(即不明代币),并在代币名称或备注中植入 “点击领高额奖励”“兑换主流币” 等诱导信息。用户若点击附带的链接,会被引导至仿冒的 “代币兑换页面”,需输入钱包私钥或连接钱包授权 —— 而一旦完成操作,钱包内的 USDT、比特币等真实资产会被瞬间转走。江苏南通的周先生就曾因类似 “空投收益” 诱惑,点击链接后 23547 个 USDT 被盗一空,微信好友随即失联。

第二类是虚假资产显示陷阱,即多出的代币本身毫无价值,仅为诈骗分子制造的 “财富幻象”。TP 钱包支持多链资产显示,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的开放性,发行无任何价值支撑的 “空气币”,并通过技术手段使其显示在用户钱包中。这些代币看似有 “价格波动”,实则由骗子后台操控,目的是诱导用户相信 “资产增值”,进而加入所谓 “拉新变现”“质押生息” 的骗局。海南海口的大妈就曾被这类虚假资产迷惑,在 “理财导师” 引导下投入资金,直至民警检测出 APP 为病毒软件才幡然醒悟。

第三类风险更隐蔽 ——代币关联的权限窃取。部分不明代币在生成时就被植入恶意代码,用户一旦在钱包中点击 “查看详情”“授权转账” 等操作,就会无意间开放钱包的转账权限。湖南株洲警方捣毁的诈骗窝点中,犯罪嫌疑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受害人点击含木马的链接后,任意转移其 Trust 钱包内的 USDT,此类手法在 TP 钱包诈骗中同样高发。更值得警惕的是,TP 钱包本身安全事件频发,曾发生用户未泄露私钥却被盗近 2 亿美元资产的案件,平台对此未作任何赔付声明,暴露出其技术防护的严重缺陷。

面对 TP 钱包多出的代币,任何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财产与法律的双重危机。财产层面,据警方统计,因 “不明代币” 点击链接或授权操作导致的资产被盗率高达 90%,且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资金追回率不足 3%。法律层面,即便未直接受骗,持有或交易这些代币仍属参与非法金融活动,若涉及帮他人 “转币变现”,还可能触犯帮信罪。

应对 “多币” 陷阱需严守三条安全底线:一是坚决不碰不明代币,无论其名称多诱人,绝不点击附带链接、不授权任何权限,更不输入私钥 —— 要知道,正规空投不会要求用户提供私钥或转账 “激活费”;二是立即隐藏虚假资产,在 TP 钱包内通过 “隐藏资产” 功能屏蔽不明代币,避免误操作触发风险;三是警惕后续诱导,若接到 “客服”“导师” 来电称 “代币可兑换现金”,直接挂断并拨打 96110 举报,此类联系必为诈骗。

TP 钱包多出的代币,本质是诈骗分子抛出的 “诱饵”。虚拟货币交易本就不受法律保护,任何 “意外收益” 的背后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远离所有虚拟货币相关操作,通过合法金融渠道理财,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