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T 在中国买卖合法吗?法律界定与风险警示

 

在加密货币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USDT(泰达币)在中国的买卖合法性问题备受关注。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USDT 买卖行为存在明确法律风险,相关活动已被纳入非法金融活动范畴。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 2021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924 通知”)明确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包括为客户提供虚拟货币兑换、交易中介等服务。USDT 作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虽具有价值稳定特性,但仍被归类为虚拟货币,其买卖行为自然落入监管禁止范围。即使通过境外平台进行交易,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活动。

司法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交易行为的法律后果。丰泽法院近期审理的 USDT 交易合同纠纷案件中,法院认定此类交易违背公序良俗,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产生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嘉禾县法院在类似案件中也强调,使用 USDT 进行交易支付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不受法律保护。这些判决表明,USDT 买卖不仅无法律保障,还可能面临财产损失风险。

刑事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实践中,USDT 买卖可能触及多项罪名:未经许可进行大额交易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某案例中 “U 商” 因线下现金交易 USDT 被认定为非法经营外汇;若交易涉及犯罪所得,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而协助他人通过 USDT 转移资金,还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需要明确的是,现行法律未禁止个人单纯持有 USDT,但一旦涉及交易、兑换等行为即涉嫌违法。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查处力度,非法平台被取缔导致资金冻结的案例时有发生。

综上,USDT 在中国买卖不具备合法性,且存在民事权益不受保护、刑事追责等多重风险。投资者应遵守金融监管规定,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