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3 月 12 日,比特币经历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单日暴跌之一,这一事件被加密货币领域称为 “312 大暴跌”,成为无数投资者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当日,比特币价格从约 7900 美元的高位断崖式下跌,短短几小时内最低触及 3800 美元,单日跌幅超过 50%。这一跌幅远超 2008 年金融危机时全球股市的最大单日跌幅,也打破了比特币自诞生以来的多项暴跌纪录。在这场暴跌中,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血流成河,以太坊、莱特币等主流币种同步暴跌,以太坊单日跌幅超 60%,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一夜蒸发超 2000 亿美元,无数杠杆交易者爆仓,爆仓资金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
312 大暴跌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宏观层面,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引发市场恐慌,投资者纷纷抛售风险资产,转向现金等避险资产。3 月 12 日当天,美股触发历史级熔断,道指暴跌近 3000 点,恐慌情绪迅速传导至加密货币市场。同时,原油价格战打响,国际油价单日暴跌 24%,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比特币作为高风险资产难以独善其身。
从加密货币市场内部来看,流动性危机是暴跌的直接推手。比特币市场深度不足,当大量卖单集中涌现时,价格极易失控。部分大型机构在股市暴跌后,为补充保证金被迫抛售比特币等资产,形成连锁反应。此外,杠杆交易的过度使用放大了市场波动,当价格跌破关键支撑位时,自动平仓机制引发更多卖单,形成 “踩踏式” 下跌。
暴跌之后,比特币在恐慌情绪缓解后逐步回升,到 2020 年底回升至 2 万美元以上,较 312 低点上涨超 400%。这一反弹既得益于全球央行放水带来的流动性宽松,也源于比特币在极端行情中展现出的韧性。312 大暴跌成为加密货币市场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它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到加密货币的高风险性,也推动了市场对风险管理和监管规范的讨论,为后续加密货币市场的成熟与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