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买 U 卖 U 犯法吗:跨境交易的法律红线

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已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包括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等,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等,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这一规定并未因交易主体是外国人而有所不同。若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或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买 U 卖 U 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范畴,将面临法律制裁。例如,襄州警方曾打掉一个洗钱团伙,该团伙成员身处国内,与境外电诈分子勾结,利用买进卖出 U 币为电诈分子洗钱,最终被依法惩处 。

从国际视角看,不同国家对虚拟货币交易的法律态度各异。部分国家对虚拟货币交易持开放态度,如日本,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实施牌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交易行为。但即便在这类国家,买 U 卖 U 也需遵循严格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监管要求。若外国人在这些国家违反相关规定,如未按要求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资金来源审查等,同样会触犯法律。而在更多国家,如印度、韩国等,对虚拟货币交易限制严格,甚至完全禁止。外国人在这些国家买 U 卖 U,无疑是公然违反当地法律,可能面临罚款、监禁等处罚。

从非法买卖外汇角度而言,若外国人买 U 卖 U 的行为被认定为变相买卖外汇,同样存在法律风险。根据我国法律,非法买卖外汇罪的主体包括我国的机构、单位和个人,外国驻华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来华的外国人。若外国人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国家外汇买卖规定,通过买 U 卖 U 等方式变相买卖外汇,且情节严重,如非法买卖外汇 20 万美元以上,违法所得 5 万元人民币以上,即构成非法买卖外汇罪 。

在虚拟货币交易中,买 U 卖 U 常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若外国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到这些非法资金的流转中,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即便其主观上无犯罪故意,也可能因协助违法犯罪活动而卷入法律纠纷。例如,一些诈骗团伙利用 U 币交易转移赃款,若外国人的交易账户被用于接收或转移这些涉案资金,执法部门在调查过程中,该外国人可能会被要求协助调查,甚至面临法律责任,除非其能证明自身对资金的非法性质并不知情且无过错。